2024年,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建筑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十四五”规划、《中共咸阳职院委员会 咸阳职院 2024年工作要点》,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落实学院“三个年”要求,以“双高”建设为抓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化“三个年”活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建筑工程学院稳步向好发展。现将建筑工程学院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创新发展,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建筑工程学院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省委、市委党的代表大会精神,落实院党委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建引领,一体推进各项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贯彻落实教职工理论学习和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发挥“学习强国”平台作用,有计划的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活动12次,记写政治学习笔记人均2.5万字以上,心得体会人均2篇。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职工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
(二)稳步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持续落实好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推进基层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认真开展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做好2024年提升行动的实施,构建了“一核两带三促进”的党建工作体系,打造了“123”党建工作模式,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发展党员质量第一关,注重从品学兼优学生中培养发展党员,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教育培训。全年转正中共党员8名,新发展预备党员10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2名,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2次,发展对象党课培训2次。坚持“三会一课”。党总支、党支部组织集中学习会12次,党员人均学习笔记3万字以上。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1次,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等次。党总支书记柴凯讲党课2次,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张宇驰讲党课2次,支部书记各讲党课1次。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与“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组织全体党员赴渭南市渭华起义纪念馆开展“加强党纪教育、锤炼党性修养、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深切感悟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做好党员学习教育工作。足额按时完成全年党费收缴。学生党支部评定为三星级党支部;党总支申报标杆院系、学生支部申报院级样板支部;教工党支部与中共陕西鑫雅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构建校企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协力攻关、共同提高"的支部联合共建新格局。
(三)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学院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精神,扎实推动干部作风和管理能力提升年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始终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定期院务工作例会制、班子民主生活会等,研究工作、交流思想。针对学院主要工作、重大事项,班子成员高度重视、全力指导,学院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绩凸显。严格落实干部考核,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有效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四)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计划,明确目标要求、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按照学院党委和纪委的安排部署,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创新开展警示教育,发挥正反典型的示范警示作用,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多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开展座谈交流。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廉洁教育”网上测试,组织纪检干部参加学院纪委的党纪知识测试,大家都取得了优异的测试成绩。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严党纪”知识测试,观看《蜕变的灵魂》、《警服变囚服》等警示教育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约束自己,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工作程序、结果公开透明。师生创作校园廉洁文化作品23份,廉洁教育深入全面。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参加了学院2024年度纪检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履职能力不断提高,纪检委员积极配合学院纪委开展工作,对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及时提醒、教育,全年无党员干部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五)时刻牢记稳定安全工作
建筑工程学院高度重视稳定安全工作,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学院安全教育及培训活动,加强师生日常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无小事”思想。制定了《建筑工程学院稳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切实落实稳定安全工作责任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多次召开消防安全等安全主题教育班会8次,开展了反电信诈骗、国家宪法学习系列活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和校园安全知识竞答等活动。稳定安全教育到位。多次组织开展实训室、宿舍安全大排查,建立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台账;成立了团学干部公寓安全检查与辅导员检查并行的“周双检查制”,确保学生公寓管理安全;严格按照学院关于学生岗位实习相关要求,落实学生岗位实习日常管理和检查,持续加强学生实习安全教育,按照实习管理规定签署实习协议,践行安全承诺,设立专门电话,畅通实习学生与学院联系;做好法定节假日、重大纪念日和敏感时期安全稳定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和安全监控,确保师生在校平安稳定。稳定安全防控和值班检查工作落实到位。牢固树立“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思想,坚持“重在规范制度管理,严在良好行为养成,贵在督促检查到位,实在隐患整治彻底”的工作思路,扎实工作,确保师生平安,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全年无影响安全稳定的事故发生。
(六)严格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建筑工程学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加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强化理论认识,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妥善解决。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日常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党总支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职工理论学习落实情况、学生宣传教育引导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守好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底线和红线,做好风险监测预警、校园舆论引导,守好“三微一端”等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自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审查网络课堂意识形态,严把教材编写、引进、选用政治关。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联系教育,建筑工程学院实行管理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通过谈心谈话等形式,帮助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3次,为11名少数民族学生建立相关老师联系台账;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技能大赛4人,享受奖助学金6人次;学生党支部带领少数民族学生赴铜川市照金革命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共筑民族复兴”主题党日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一年来,从细从严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了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七)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师生中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认真组织教师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行为十项准则》,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强化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教育,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文件,制定了《建筑工程学院“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行动年”实施方案》,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学院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网络专题培训,撰写学习体会文章一篇。通过学习全体老师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记教师的职责使命,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断涵养高尚师德。在师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主题班会、“十一向国旗敬礼”等新中国成立75周年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校意识。参与第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教职工趣味运动会、“职业教育活动周”、先后两次组织教职工“献爱心送温暖”共捐款849元。通过多途径教育学习,形成了良好育人环境。
(八)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积极参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培训学习;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并参加考试,获得保密培训证书。设置1名信息化专员,专职负责二级学院网站管理、软件正版化、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网站内容丰富,更新及时;认真履行软件正版化相关规定;所有教室多媒体设备有专人管理;积极开展在线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VR实训室建设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组织教师参加学院信息素养大赛,1人获三等奖,1人获优秀奖,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高。
二、理实一体,秩序规范,教学科研成绩显著
(一)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狠抓课堂教学,严格常规管理
本年度教学任务主要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的课程教学任务及岗位实习指导任务,学时量共计11308学时。每学期初,根据学院教学工作要点,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及课程标准,制定出各门课程授课计划、实训计划,经审批后予以实施。教师每节课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并填写教学日志。坚持期初、期中、期末三大教学检查及不定期常规检查,坚持每天每节查课制度,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96.6%,教学优良率达到93%以上,全年无教学事故。召开学生座谈会2次,教师座谈会3次,及时掌握师生教学需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管理手段,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老师少跑腿,该做法被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通报表扬。制定岗位实习、毕业设计计划,对岗位实习指导工作强化过程性监督和考核。
2、深化专业建设,推进课程建设
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专业共享+核心分立+职业拓展”的课程体系。申报黄河流域产教联盟优秀在线精品课程《工程测量》、《BIM应用与项目管理》2门。持续对《工程测量》、《BIM应用与项目管理》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构造》等12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建设。《BIM应用与项目管理》等4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持续建设,其中《BIM应用与项目管理》课程推荐参与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评选。《建筑材料》、《建筑CAD》等5门课程实行集中备课,形成一整套教学设计、授课PPT、试题库等教学资源。明确了各专业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实施办法;严格落实职业证书、职业技能大赛证书、双创大赛获奖证书等学分转换制度。
3、开发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
积极开展企业调研,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调研,并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对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职业标准,规范教学过程,修订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6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课程标准。申报教学成果奖1项(标准引领、校企协同、课赛融通: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获院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基于“标准引领、智能建造”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化融合、三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作为参与单位参与国家级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建筑工程技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公开出版《工程测量》数字化教材1本、出版《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第二版)》普通教材1本。
4、师德技能并重,培养师资队伍
申报黄河流域产教联盟优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继续培养在读博士1名;晋升教授职称1名、讲师5名;范梓霖等3名青年教师教师按计划完成导师制培养工作;选派出31名专兼职教师参与暑期企业实践锻炼;选派5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组织全体专兼职教师参与各类专业培训3次;组织2支队伍参加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说课、说专业、说专业群”比赛等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活动2次,本年度获得院级教师教学能力三等奖2项,获得2024年信息素养大赛教师微课赛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得院级“说课、说专业、说专业群”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组织召开暑期企业锻炼交流汇报、实践课程教学示范课、专业课程集体备课等专题教研活动8次,各教研室组织召开教研研讨12次。
5、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积极做到期初仪器设备检查维修保养、期中实践教学检查和期末课程实训检查,对实践教学中发现的仪器损毁丢失情况及时上报并进行维修,切实保证建筑工程学院各项实践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开出率为100%。严格按照学院耗材耗品管理办法和建筑工程学院实践教学需求,按照申请、审核、采购、入库、使用等采购和使用耗材耗品,建有《耗材耗品入库验收登记表》《耗材耗品使用登记表》《耗材耗品库存统计表》《耗材耗品废弃物处置登记表》等台账,并于2024年12月启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对建筑工程学院实训室进行周查、月查等安全定期检查,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2024年9月对全体教职工与学生开展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线上培训,并100%获取准入证书。修订完善建筑工程学院实验实训室安全相关管理制度12项。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构力科技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获赠200万元实训设施,完成升级改造BIMBase实训室1个。
6、积极参与各类大赛,提升职业素养与能力
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双创”大赛等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本年度承担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校级初赛土木建筑赛道一、土木建筑赛道二、交通运输赛道、资源环境与安全赛道一4个赛道。参加2024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BIM)、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建设工程数字化计量与计价、土工试验检测技能7个赛项,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加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复赛银奖2项、铜奖1项。参加2024年陕西省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参加2024年校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院级铜奖3项。4个团队申报2024年院级大学生创新团队。
7、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
积极与校外实习单位深层次交流与合作,本年度先后回访和拓展企业16家,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专业群办学影响力不断提高。本年度持续与陕西建工集团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进行培养。2024年6月,与陕西靖昇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签订“靖昇电力”订单班1个,与广东南方测绘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南方测绘”冠名班1个。2024年10月,与陕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理工大学牵头,建设咸阳市城市更新与绿色建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1个。2024年12月,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构力科技共同筹备组建全国双碳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拟任副理事长单位。本年度共参加各类产教融合共同体会议4次。2024年签署校企合作框架协议2家,已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构力科技、福建金创利科技有限公司、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意向,持续将校企合作做深、做实、做细,促进校企合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加大科学研究,培育科研成果
本年度申报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立项2项,资助经费3.0万元;申报院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4项,立项3项,资助经费3.5万元;申报十四五规划课题3项,立项1项,配套资助经费0.5万元;申报陕西省职教学会课题2项,立项2项,配套资助经费0.6万元。申报咸阳市科技局项目1项,立项1项,资助经费2万元。申报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一般项目1项。结题院级教研项目3项,科研项目2项,“十四五”规划课题1项。完成2项横向课题,共计到账经费18万元。申报立项咸阳市重点实验室“无人机测绘重点实验室”。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4篇、一般5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4年优秀职教论文评选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大赛1次、陕西省科学实验展演大赛1次,参加“三项改革”路演2次。
三、务实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再创新局面
(一)加强学工管理队伍建设,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
完善了《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管理制度》,2024年召开学生工作例会30次,新增班主任1名。进行新生班辅老师专题业务培训8次,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辅导员(班主任)坚持每周“三进”活动,即进公寓、进课堂、进班级,班级检查考核结果做到日结、周报、月总,持续做好班级月度考核评比工作。每周坚持工作例会和学生重点工作“建帐核销”制度,落实对未参会班辅老师的补会签到制度。辅导员邸梦琰老师获得2024年院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建立《建筑工程学院团学干部值班制度》,每周召开团学干部例会1次,全年召开学生干部培训例会20次,541人次参与培训。
(二)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组织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集体进入学生公寓开展安全纪律教育210人次,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通过公寓走访排查为学生解决生活难题4起,妥善处置学生突发疑难问题3起。建立《建筑工程学院团学干部值班制度》,组织团总支和学生会干部参与学生管理,每周召开团学干部例会1次,全年召开学生干部培训例会20次,1080人次参与培训。在日常学生服务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基本杜绝上课迟到现象,学生上课迟到率0.1%,无故缺课率为0.01%,学生流失率为0.01%。
(三)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全年开展有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10次,开展社会实践服务2次,第二课堂学生参与率达92%以上。在下半年积极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诗歌朗诵等校园文体活动,并获得院级拔河比赛男子第三名奖项1个,鼓励学生走出宿舍,拥抱阳光,积极锻炼身体,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每月召开主题班会2次,2024年先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等主题系列活动,全年共召开主题班会18次,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举办了“铸工匠心,立报国志”劳模工匠大讲堂活动,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郝铎为师生作讲座,激发广大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了管理干部联系重点问题学生制度,管理干部与重点关注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全年共排查和介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8名,完善对23名一类心理测量学生和1名二类心理测量学生进行介入谈话,经过两轮筛选核实后,党总支书记柴凯、学发办主任林凯和学生辅导员对8名重点心理监测学生情况进行摸排交流,其中主动联系家长接回治疗2人,休学1人,并要求家长带领学生开展相关检查和治疗,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肺结核病防治宣传、艾滋病防治宣传和出血热防治宣传等专项活动6次,学生获得院级“十佳心理委员”1个,院级“优秀心理委员”1个。组织排练的心理情景剧“迷雾散去、星光闪耀”获院级二等奖。
(五)学生荣获多项大奖
奖助学金评比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励志奖学金30人,助学金195人,筑梦奖学金1人,吉如助困助学金1人。学生获得“互联网+”赛项省级银奖2项、铜奖1项,获得院级银奖2项、铜奖3项;获得“挑战杯”创业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得院级“工匠标兵”1人,院级“技能标兵”1人。2024级新生军训获优秀连队2个、优秀政治指导员1名、优秀标兵5名。学生共获得各类省市级奖项264人次。
(六)共青团工作成绩显著
团总支积极组织智慧团建、“三会一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等,团总支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团总支书记范梓霖带队开展“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并荣获学院暑期“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称号;3个班级的团支部获“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名学生获“优秀共青团干部”的称号;13名学生获“优秀共青团员”;1名学生获“优秀社团干部”;6名学生获“最美志愿者”;3名学生获“四个最美”相关荣誉称号。建筑工程学院“筑梦”志愿服务队,多次参加学院新生接待、招生宣传、校企联合、校园招聘会和就业服务等多项活动。
四、全力以赴,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一)高度重视招生工作
集全院全员之力进行招生宣传,制定了《建筑工程学院2024年招生工作办法》,印制了专业宣传彩页,通过网站,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重点区域专人宣传、进班宣传等多种途径宣传招生,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为广大考生咨询了解建筑工程学院提供平台,宣传建筑工程学院工作动态和发展成果,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为考生咨询、来校参观等提供热情服务,完成了2024年区域招生任务。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实施优质就业工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班级就业指导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2024届毕业生430人,参加专升本考试62人,成功专升本59人,上线率95.16%。其中困难群体毕业生68人,均实行科级以上干部和骨干教师责任包干制,一对一负责优质就业,困难家庭毕业生98.5%就业。同时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开展学生就业招聘工作,先后组织14场专场招聘会,邀请企业40家,提供岗位506个,就业率96.51%。在学生岗位实习前完成了省内外20家企业的就业学生回访工作,并进一步赴浙江明康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北京京航安机场工程有限公司简章、中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三澳项目部、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金创利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拓展2025届毕业生预就渠道,先后组织就业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分别赴新拓展的10家单位与企业进行了就业考察。
五、其他工作
(一)学费清缴率为99.48%。
(二)经费严格按照学院预算规定执行。
(三)及时完成了学院分配的其它工作。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2024年度建筑工程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技能大赛、校企合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和解决。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还需提高。缺少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落后,达不到理想效果。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青年教师成长速度未能与学院发展的要求同步,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尚需进一步改善。
三是科学研究还需持续发力。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高级别的教学和科研课题申报困难,与企业的横向联合不够,影响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七、2025年努力方向
一是做好建筑类专业招生工作。要千方百计加大专业宣传力度,同时争取学院政策支持,走出专业招生困境,实现专业招生新突破。持续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影响力。
二是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将外引和内培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既要注重人才引进,更要注重引进后的管理,实现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三是着力激发教师科研的活力和创造力。坚持成果导向,精准定位和发力,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于创新,加强交流,推动科学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
建筑工程学院
2024年12月13日